2018 年智能耳機的主題是「降噪」與「低功耗」蓬豁?DSP 內核大佬 CEVA 也在蠢蠢欲動了

2018 智能耳機進化的三大方向中,透露出的是抉擇织盼、零碎杨何、混亂酱塔,還是繁榮?
「無線與智能危虱,將會是這個時代的特征羊娃。」
在科幻電影『Her』中,男主戴著小巧的無線智能耳機剪勿,不論上班下班贸诚、逛街,還是去海邊厕吉,都可以隨時與耳機內置的語音助手對話酱固,甚至還與那個溫柔又風趣的虛擬角色談起了戀愛。
在現實生活中头朱,和語音助手談戀愛還是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情媒怯。但不能否認,小巧方便的智能無線耳機髓窜,的確是精準擊中了人們在移動場景下的需求扇苞,給出行帶來了便利。
在今年的 CES 上寄纵,一大波無線耳機涌出鳖敷,此前深圳灣(微信 ID:shenzhenware)也有過梳理:盤點 CES 上的無線耳機大爆炸,耳機行業(yè)迎來新生機程拭?
而從這些新品中定踱,我們也能窺見一些 2018 乃至未來幾年藍牙耳機的進化方向:無線主義、搭載語音助手恃鞋、高品質藍牙傳輸技術等崖媚。
告別 3.5mm 音頻插頭:擁抱「新無線主義」?
2016 年在 iPhone 7 發(fā)布前恤浪,曾有超過 30 萬果粉在知名公益網站 SumOfUs.org 上聯名請愿畅哑,希望蘋果能保留 3.5mm 接口;一些頗有影響力的科技外媒更是撰文抨擊蘋果水由,指其不尊重用戶的使用習慣荠呐。
然而蘋果最終還是頂著巨大的壓力,發(fā)布了砍掉 3.5mm 接口的 iPhone 7,與之一起發(fā)布的還有蘋果的新款無線耳機 AirPods泥张。

后面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 :AirPods 大受消費者的喜愛媚创,在 2017 年銷量超過 1000 萬渗钉,占據了無線耳機市場 85% 的市場份額,并且超過 Apple Watch 成為蘋果史上最暢銷配件(點擊查看詳細報道)钞钙。
由于 AirPods 的驚艷表現晌姚,無線耳機 2017 年市場占比猛增,對此日本著名的音頻產品制造商鐵三角(Audio-technica)為我們提供了一組數據:「無線耳機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歇竟, 2016 年其占比耳機市場份額為 25%挥唠,到 2017 年已經增長到了 45%。」
「隨著 iPhone 及其他一些主流手機開始砍掉 3.5mm 插孔設計焕议,無線已經成為客戶的頭號需求宝磨;過去一年中 AirPods 已經做足了市場教育,無線趨勢正在加速盅安,而且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唤锉。」一位智能耳機產業(yè)鏈資深從業(yè)人士對我們說道别瞭。
其他一些知名的耳機產品制造商窿祥,如拜亞動力(Beyerdynamic)、Mee Audio 等蝙寨,都無一例外肯定了無線技術帶來的便利晒衩。與傳統(tǒng)的藍牙耳機不同,他們稱這場無線革命為「新無線主義」墙歪。
搭配語音助手:Alexa听系、Siri 還是 Google Assistant?
在 CES 2018 的競技場上虹菲,還涌現出許多搭載智能語音助手的耳機靠胜。正如去年的智能音箱大戰(zhàn)一樣,這些語音助手正在瘋狂的搶占移動場景毕源。

這時候耳機生產們就面臨一個殘酷的問題:無線耳機不再像配有 3.5mm 接頭的有線耳機,價格夠低霎褐、外形夠靚址愿、音質尚可就會有人買賬。一些基于巨頭品牌影響力的服務瘩欺,如能與哪些品牌的手機配對必盖、用了哪家的語音助手、能翻譯多少種語言似乎變得更各有說服力俱饿。
為了極致的音樂體驗:最新的藍牙 5.0 仍是黑洞歌粥?藍牙傳輸選擇 APTX HD,LDAC 還是 AAC拍埠?
在音頻產品的歷史上失驶,藍牙(Bluetooth)作為一種低功率短距離無線技術標準,為短距離通信的便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枣购。然而由于傳輸速率等問題的限制嬉探,選用藍牙耳機,也就意味著要比有線耳機犧牲優(yōu)質的音樂體驗棉圈。
而現在涩堤,一些巨頭公司試圖打造出能「媲美 CD 音質」的藍牙傳輸音頻編碼方案,以徹底解放有線耳機分瘾。主要包含以下三種方案:
- 高通 AptX HD: 2016 年 CES 推出胎围,具有低延時、容錯性好德召、音質高等優(yōu)點白魂,支持高達 24-bit/ 48 kHz 的音頻傳輸。目前應用案例包括去年推出的拜亞動力 Aventho Wireless上岗、FIIL DIVA2 等智能耳機等福荸。
- 索尼 LDAC:支持 Android 系統(tǒng),比起標準的藍牙編碼肴掷、壓縮系統(tǒng) SBC 要高效三倍多敬锐,傳輸碼率可達 990kbps。應用案例包含索尼 MDR-XB 80 BS呆瞻、小米 MIX 2 手機等滞造。
- 瑞聲 AAC:傳輸碼率雖不及上面兩種方案,但其采用高效的編碼算法栋烤,具備驚人的保真度谒养,因而受到蘋果的青睞。應用案例包括 AirPods明郭、諾基亞 Lumia 手機等买窟。

然而無線音頻編碼技術,能否完美的應用在最新的藍牙 5.0 協(xié)議上薯定,目前仍然是一個黑洞始绍。對于許多方案公司來說,技術與應用并不是個問題话侄,但在選擇哪種傳輸方式上亏推,則十分令人頭痛学赛。
盡管目前在 CES 2018 上已經有了一些公司推出了基于藍牙 5.0 標準的產品,例如 Anker 推出的 Zolo 耳機吞杭,但這并沒有什么參考價值盏浇。正如 Bowers & Wilkins 耳機總經理 Alexander Van Der Heijden 的警告:
「藍牙 5.0 的新功能主要是針對物聯網的低功耗需求(包含優(yōu)秀的突發(fā)信號的處理及低延遲率 ) 而設計,由于流媒體音頻需要持續(xù)的數據傳輸芽狗,在 5.0 標準上的音頻傳輸并不一定比 3.0 版本有傳輸優(yōu)勢绢掰。」
無線耳機也存在「鄙視鏈」,割碎了的世界終會一統(tǒng)
眼前的無線耳機市場童擎,更像是一個被割裂了的世界:
正如 Google Pixels Buds 要在 Pixels 手機上才能體驗翻譯功能 滴劲,AirPods 與安卓手機配對會出現信號遲滯問題,每一款智能耳機都會有其最佳的配對系統(tǒng)乃至硬件顾复。其背后班挖,不同的藍牙傳輸協(xié)議、不同的語音助手服務芯砸,甚至不同的手機配對標準聪姿,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交叉割裂無線耳機市場,并在無形中形成了一條條鄙視鏈乙嘀。
不過也正如 FIIL CEO 鄔寧在去年新品發(fā)布會上說過的一句話:「無線與智能末购,將會是這個時代的特征」。這一風潮并不受某一家巨頭或是耳機制造商的意志而轉移虎谢,而是根植于消費者對于無線產品的真實需求盟榴。
“無線”“智能”是近兩年以來耳機行業(yè)的主要關鍵詞驶忌,圍繞“無線”和“智能”矛辕,廠商推出了各式無線智能耳機笑跛,而這主要歸功于蘋果采用AirPods付魔,而非傳統(tǒng)的3.5mm接口的有線耳機》甚澹“無線”分為真無線(如蘋果AirPods几苍、三星Gear IconX、Bragi的The Dash Pro陈哑、科大訊飛&咪咕的Mobius等)和短距離線連耳機(如iBFree 2妻坝、Vinci 2.0等)。而“智能”則是AI不斷賦能穿戴設備惊窖,如語音助手刽宪、運動跟蹤等,使耳機在在更多的場景中得以運用界酒。作為智能手機的標配圣拄,未來無線智能耳機的發(fā)展可能更要關注信息傳輸的高效性、安全性和連接其他設備的聯通性毁欣,讓AI賦予無線智能耳機更大的能量庇谆。